《蟾宫曲·九日》
张可久〔元代〕
对青山强整乌纱。归雁横秋,倦客思家。
翠袖殷勤,金杯错落,玉手琵琶。
人老去西风白发,蝶愁来明日黄花。
回首天涯,一抹斜阳,数点寒鸦。
这首小令的大意是:
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,归雁横越秋空,困倦游子思念故家。忆翠袖殷勤劝酒,金杯错落频举,玉手弹奏琵琶。
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,玉蝶愁飞明日黄花,回头看茫茫天涯,只见一抹斜阳,几只远飞的寒鸦。
这首小令就是作者在重阳节这天郊游时,触景生情而发出的感慨。
“对青山强整乌纱。归雁横秋,倦客思家”,面对着青山,勉强整理一下自己的乌纱帽。继续做官,还是归隐?此时头上的乌纱帽此时显得是那样的别扭,弃之可惜,留则难堪,“强整” 两字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此时的矛盾心情。
在作者心里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斗争,看到秋空中一排南飞的大雁,不由触景生情:自己这个仕宦多年,已经疲倦了的天涯游子,也该及时回到家乡去了。
“倦” 字生动地刻画出作者仕途的倦怠,及对官场的厌倦。
“翠袖殷勤,金杯错落,玉手琵琶”,作者进一步回忆为官生活,也曾有富贵荣华,曾有翠袖美人殷勤的陪侍,曾有金杯错落、灯红酒绿,也曾有歌女用纤纤玉手弹奏琵琶……但这又有什么可留恋的?官场险恶,纵有短暂欢乐,也已飘逝,不堪回首。
“人老去西风白发,蝶愁来明日黄花”,化用了苏轼的诗句:“相逢不用忙归去,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”由于添加了“西风白发”这一意象,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。
这对仗工整,锤炼精警的两句,是全曲的点睛之笔,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,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:西风吹着满头白发,突然省悟到,人终有衰老之时,花亦有凋败之日,面对已凋谢的黄花,连蜂蝶都要发愁,何况人呢。
“回首天涯,一抹斜阳,数点寒鸦”,这里又化用宋词人秦观的《满庭芳》的诗句“斜阳外,寒鸦数点,流水绕孤村”。
诗人在此以景结情,抒发他的直接感受,回首远望天边,只能看到一缕夕阳和几只高飞的乌鸦,增添了几分凄凉。
这首小令能够借景抒情,情景融会一体。语言清丽,字句凝练,对仗工整,韵律和谐,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,清雅自然,具有典雅蕴藉之美,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