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从小学开始,儿子就讨厌学习。
一开始,他起床困难。设置的两个闹钟都没用,一定要我三催四请,直到捏着拳头大吼才不情不愿下床。
我一直以为他只是没睡醒赖床,但从三年级开始,他隔三差五喊头疼,说肚子疼,反正找各种原因不去上学,我才明白他就是单纯地讨厌上学。
其实我能理解,因为他成绩不好。
有好几次,接他放学我都听到,同学嘲笑他上课时简单的问题都答错了。
这些嘲讽让我心疼。所以我暗暗发誓:再辛苦也要把孩子成绩提起来。
于是,我给他报了周末辅导班,每天晚上还陪他做作业和复习。
但陪读的日子很快耗尽了我的耐心。
明明很简单的计算题,怎么练都不能全对,要么看错数字,要么看错符号;明明写过无数次的字,还是多一画或少一画,就是写不对;有些应用题,讲了四五遍还是不会做……
每次作业辅导,我都火冒三丈。一开始,我还能忍忍,后来实在忍不住,就气急败坏地骂人:
你脑子里都装的什么?已经给你讲了4遍了!傻子都会做了!
你把眼睛抠出来算了,我闭着眼睛都不会把题读错!
你脑筋转下弯,里面装的浆糊啊!
……
每次骂完后又觉得后悔,气急之下说的很多话都太伤人,我也告诉自己以后要好好跟他说话,但一看到他做作业,就什么都忘了。
到最后,骂已经不管用了,我养成了“习惯性打人”,一看他没做好,就想拿棍子敲他。
小学就鸡飞狗跳中度过,但他的成绩没有太大好转,还越来越厌学,情愿跟外爷去种地,也不愿待在家里看看书。
上初中后,他厌学的情绪越发明显。初一下学期,他直接摊牌:我不去上学了。
然后就待在家里,整日无所事事,我是好坏坏话说尽,又请老师同学轮流劝解,但他依然拒绝回校。
老公忍无可忍,揍了他几次,可最后他没有松口。
02
那段时间,我整夜整夜睡不着,心想着就算成绩不好,愿意在学校呆着也行。每天窝在家不出门,以后可怎么得了?
孩子爸已经放弃,说他想怎样就怎样,学习没天赋,逼也没用。但我不愿接受这个结果,开始到处找方法,希望能改变这个让全家痛苦的现状。
也是在学习中,我了解到一个“黑白双色记忆球”理论——人的一生中会产生很多记忆球,而某些时刻的关键记忆球,会对人的整个感知、认知、决策和行动产生强烈的影响。
他讲了一个故事:
刘慈欣曾在8岁时无意读了一部科幻作品《地心游记》。
那一刻,他的人生仿佛被打开一扇大门,多年后,他依然记得这本书带给他深深的震撼。
这种震撼让他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阅读,少年时期,他读遍了托尔斯泰文集、《白鲸》、《太空神曲》等名著。
上大学后,他又一头扎进图书馆,如饥似渴地阅读卡夫卡、陀思妥耶夫斯基、奥威尔等名家著作。
正因如此高密度、高效率的输入,他最后才能写出《球状闪电》和《三体》这样惊艳世界的作品,成为第一位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人。
可以说,刘慈欣的成就,和他年少时摸到那颗关于科幻的核心记忆球有莫大关系。
正是因为这颗记忆球让他意识到科幻的神奇,开启了他锲而不舍的求知路,更树立了坚定的追寻目标,他才能在未来几十年中始终如一地坚持,直到做出一番成就。
其实,像这样的记忆球每天都在产生,比如——孩子获得书法一等奖;被老师同学夸奖;考试得了满分等等。
这些让孩子体验成就感,获得价值感的,是代表巅峰时刻的核心记忆球,我们将这样的记忆当成白球。
而有些,则是让孩子陷入自卑、羞耻,代表谷底时刻的核心记忆球,比如——被父母责骂;考试太差被嘲笑等……同样,我们将这样的记忆看成黑球。
如果父母想要在某方面提升孩子或者改变孩子,应该想办法让他体验这方面的峰值时刻,也就是多摸白球。
这样,体验到价值感和成就感的他们,会发自内心相信自己,并爱上这种行为,开始自主改进前进,从而将“外推力”变为“内驱力”。
而不断体验到低谷峰值的孩子,会在一次次又一次的否定中产生自我怀疑,因为害怕失败和被否定,他们拒绝尝试和努力,由此人生越变越糟糕。
了解到这些,我后悔不已。
儿子的经历不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在体验谷底峰值,我的打骂,同学的嘲讽,老师的批评……摸到太多黑球的他,彻底厌恶了学习。
我决定想尽一切办法去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,帮助儿子走出厌学困境。
我制定了一个调整实施方案,具体分以下三步。
03
第一步:情感破冰,重新站队,从孩子的“敌人”变成孩子的“友人”
父母为学习批评孩子,在孩子眼中,父母和学习都是自己的敌人,没人愿意配合敌人的指挥。
要想打破沟通僵局,就必须情感破冰,重新站队,把自己从敌人变成友人。
那天晚上,我走进儿子的房间,看他躺在床上看小说。
我知道他不会理我,但我还是鼓起勇气,开口道歉:
“儿子,妈妈今天想跟你道歉。这不是为了劝你回学校的妥协,是我真的明白了,不是你不够好,是妈妈以前只盯着成绩看,忘记保护你的自尊,也没察觉你的煎熬。
最近我想了很多,比起让你悲伤煎熬,妈妈更希望你能开心……”
整个过程,儿子都背对着我一声不吭,但我看到了他抖动的肩膀,我知道他哭了,这是长久以来,我第一次走进孩子的心里。
当然,仅用一次道歉就解决我们之间长久积攒的矛盾是不可能的,我要做的是等待和改变。
我不再喋喋不休地劝他回校,也不再因他没按照我的要求而呵斥批评,而是试着把跟他的交流变得更轻松和谐。
下班回家,看见好吃的,带一份给他;
看到有趣的段子,发给他一起分享;
我和爸爸不再为了他的学习争吵,而是在餐桌上分享一天的趣事;
……
功夫不负有心人,儿子开始了正向的变化。
他开始回应我们的问题,加入我们的聊天,甚至大胆邀请我们玩游戏,在一次酣畅淋漓的游戏之后,儿子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:
“我知道这段时间你们很着急,其实我自己也知道不上学我什么都做不了。
但我不想去学校,我一听到考试就害怕,一看到老师就紧张。
从小我成绩就不好,上初中后更难了,我不是学习的料,但也不想被老师骂,被同学嘲笑……”
听到儿子的话,我心疼坏了。他果然是因为曾经摸到了太多“黑球”,才会对自己产生如此强烈的不自信。
那天,我们聊了很久,我才发现他竟然如此渴望自己能够有一番成就。
我们当场就达成统一意见——在家自学。
第二步:利用“黑白双色球引导法”,不断给孩子创造正面成功体验,提升自信心
儿子同意在家自学,证明这段时间我们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。
要是以前,我会立马加大学习量,让他能赶紧将知识补上,但现在我知道——建立孩子学习自信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。
“双色球引导法”的宗旨是避黑趋白。尽量在孩子的生活场景中,为他创造摸到白球的可能性,由此拔高他对自己的认知高度。
当然,摸白球并不代表父母疯狂“夸夸夸”,真正能让孩子能量爆棚的峰值时刻,往往需要时机和设计。
有一天,迷上说唱的儿子心血来潮写了一首歌要让我点评。我翻来覆去看了两遍,其它内容不敢苟同,但里面的一句“我不做谣言的屠宰场,只做真相的搬运工”实在让我眼前一亮。
我竖起大拇指:“你这句写得深刻,你看过央视的文章没,它的文章里面总有那种让人心肝一颤的金句,你这句就很有这种感觉!”
我真诚的点评让他翘起了嘴角,翻来覆去看了几遍,他又回到房间不知干什么去了。
晚上他老爸回来,他神秘兮兮地跑过去,给他老爸看了新写的歌词。
很明显,这次他费了很大心思,或许之前的那句话给了他灵感,这次很明显轻车熟路,读起来更有味道。
老爸仔细看了后:“我要对你小子刮目相看了,语言很优美,还挺有意境,有深度,也有自己的思想。你妈还说你写话没深度流水账,我必须批评他小瞧你了……”
一向威严的老爸给出如此高的评价,儿子眼睛都亮了。
第三步:巩固能量,让星星之火燎原
从那以后,儿子爱上了研究句子,每每写完都拿来让我和爸爸点评,我们掌握好分寸,有时候写得勉强,我们就去找亮点,有时候是写得真不错,我们自然不失时机地认可。
为了让他能长期坚持,我和他爸每天晚上都拿出半小时,专门用来“赏析”他的句子或歌词。
有时候我们也会尝试写一写,然后让他来给我们点评。
曾经他讨厌的文字,竟无意间成为一种游戏。
不仅如此,他还把写歌词总结的方法迁移到写作上去,套上几个老师讲的模版,写出来的文章令让我们瞠目结舌,我们把这些文章发给老师,老师不仅表扬,还拿到班上去朗读。
有趣的是,因为作文的巨大成功,他突然对语文生出好感,曾经那些让他害怕的阅读理解,如今再看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。
在家自学2个月后,儿子终于决定回校。跟往常不同,这次他是笑着走进校门的。
现在,我和老公依然在共同努力,持续创造机会,给儿子不断获得“赢的体验”,让儿子不断摸到“白球”,孩子也在一次次成功中,信心越来越足,当能量集聚到一定的量,星星之火开始燎原。
他的自我价值得到浇灌,开始焕发生机;他相信自己“也能行”,“也能做到”!他有了敢于尝试的勇气,他调动起了一切精力去奋斗,最终这些努力开了花,结了果。
也希望我的经历和分享,可以给你一些借鉴,给你一点帮助,共勉~
欢迎入住直快帮网站!平凉站!本地百姓生活万事想快速联系到行业服务提供商的!本地商贸店铺、实体企业想让人们一站式看到您的店铺和产品展示宣传,实现线上线下同时交易的!
对新媒体广告营销技术方法不会玩或玩不出实效的、个人想做自媒体和电商创业的!请都来看平凉直快帮网站!图文资讯、视频引流、商城展示交易、私信交流发、自媒体创意变现一应俱全!
!本网站以本地生活资讯自媒体+本地标准电子商城展示宣传交易的多功能方式,提供生活与产业供求间一站通互联网服务、详尽展示本地人文生活、商企产品!实现本地百业万事就近直联快帮服务。是让实体与电商和谐兼顾、共济共赢的最佳互联网新生态模式!是天下人人的好帮手!大道至简!实效为尊!永久免费!欢迎入住!共建共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