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玉林,男,中共党员,副研究馆员。1940年出生于泾川县,1963 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,先后在泾川县畜牧兽医站,泾明人民公社,城关中学工作。1980年调入平凉地区博物馆工作,先后任文物管理员,副馆长,馆长。 文物是还原历史的像素,数量大,像素高,历史的面貌就比较清晰,细节就比较丰富。平凉市有国有博物馆8家,馆藏文物总量20455套(实际数量45445件),其中一级文物222套。灵台的西周铜器、静宁的史前玉器、华亭的石刻造像、泾川的佛教文物以及各市县区的历代陶瓷都各具特色。 1974年5月1日,刘玉林在甘肃泾川县泾明公社白家大队牛角沟发现人类头骨化石。1983年,他带着这部分人类头骨化石到北京去见古人类学家、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贾兰坡。 刘玉林也因此被泾川县人民政府授予“功侔泰斗”的匾牌和证书。 曾任政协甘肃第七届委员,甘肃历史学会第十四届常任理事,先后受到县市省国家文物管理部门表彰。被评为平凉地区拔尖人才,平凉著名文博专家称号。2000年退休,学海孤舟是作者退休后写的回忆录。 《观平凉市博物馆有感》 ————朱爱民
贾兰坡说:“就是它,就是人化石!”这部分化石后被考古界命名为“泾川人”。这是继“蓝田人”“大荔人”发现之后,至甘肃“武山人”发现之前,陕西以西广大地域间发现的首个人类头骨化石,这个发现,或将改写人类进化史。
下面抄录刘玉林诗大家一起学习
《凉州行》
凉州自古英雄多,扬鞭驱寇挥金戈。
巍巍雷台飞天马,铮铮铁蹄踏龙雀。
走廊绿洲翻金浪,祁连雪水泛金波。
武威健儿多壮志,边塞处处荡清歌。
《故乡情》
苍龙分泾汭,长川万倾碧。
高峰通世界,宫山显圣迹。
金樽瑶池酒,玉盘罗非鱼。
无才报乡恩,蹉跎岁月迟。
《王母宫》
回山峰头挂晓钟,泾水逶迤朝霞红。
想入天堂无路寻,欲上瑤台有径通。
汉武常思蟠桃味,周穆难忘黄竹声。
今日王母搭虹桥,只为海峡两岸情。
历史遗迹誉嘉声,仰韶文化考古丰。
馆藏彩陶和青铜,神奇国宝俱夸称。